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在哪,cf手游充值奖励最新

安卓游戏 03-11 阅读:390 评论:0

网上有很多关于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在哪,cf手游充值奖励最新的知识,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的问题,今天白鹿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,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!

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

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在哪,cf手游充值奖励最新

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在哪,cf手游充值奖励最新

佳宇向手游里充值的部分记录

B01版

■新闻回放

长春市民潘先生的儿子浩浩(化名)今年9周岁,上小学四年级。今年过年期间,孩子母亲把手机借给浩浩玩游戏,结果大年初一和初二两天时间,浩浩先后向手机游戏《穿越火线:枪战王者》充值了十几笔,共充值5061.6元,这笔钱接近潘先生家一个月的生活费。

浩浩说,他用母亲的手机设置了指纹锁,发现通过指纹锁能直接支付购买游戏中的钻石,所以就一再购买。至于充值的原因,浩浩称“如果不充值就打不过别人”,他充值的钱全部用来购买游戏里的枪。

9岁的浩浩背着家长,往一款名为《穿越火线:枪战王者》的手游内充值五千多元,此事经本报报道后,腾讯公司也表示关注。2月25日,在新文化记者的协调下,潘先生将孩子充值手游的证据提供给腾讯公司工作人员,对方表示会对此事进行调查。2月28日,潘先生兴奋地告诉新文化记者,孩子充值的钱被退回来了。

“真的太感谢了,我已经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,以后肯定注意,再也不会犯这个错误了!”

又见熊孩子充值手游

偷偷记住嫂子密码

微信转钱充值手游

就在潘先生讨回孩子充值金额的时候,家住长春市九台区的邱女士却因为10岁的小叔子充值手游一事上火不已。“将近5000块啊,我们都是农民,这笔钱我跟我爱人得攒半年,本来是准备给孩子们上学用的,现在校车费都交不起了……”

邱女士告诉新文化记者,小叔子佳宇(化名)今年10岁,由于晚上几年学,现在才上小学一年级,只比自己的儿子大三岁。因为佳宇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,她既是嫂子,又是监护人。

“要不是开学需要用钱,我至今还不知道钱被他花了。”邱女士说,她常年在家务农,微信里的5000元钱是爱人打工赚的,一直放在微信零钱里,准备等两个孩子开学用。

“大年初七的时候,我准备把微信里的钱提出来,结果发现微信余额里一分钱都没有了,当时我吓坏了!”她急忙到银行查询,工作人员告诉她,钱是通过手机转出去的。知道邱女士手机密码的只有她自己和小叔子佳宇,于是她怀疑是佳宇偷偷把钱转出去了,但佳宇不承认。

2月24日,邱女士告诉佳宇,钱找不到就报警,结果佳宇害怕了,终于承认偷偷把钱转到自己手机上全部用于购买游戏道具的事实。

“手机我不太会玩,小叔子比我玩得好,平时抢个红包啥的,都是他帮我,所以他偷偷记住了我的密码。”邱女士说,家里有个闲置的智能手机,孩子平时总拿着玩,她万万没想到佳宇会用这个手机“干坏事”。

“我下地干活,有时候手机就放在家里,我寻思孩子自己有个手机玩,不能玩我的,没想到他竟然悄悄把钱都转出去了……”邱女士说,她在银行查询到,佳宇2月10日消费了2000元,2月14日消费了接近3000元,累计消费接近5000元,这些钱全部用于购买《王者荣耀》和《球球大作战》两款游戏的人物和道具以及其他充值。

邱女士称,现在一家人都很着急,因为佳宇把上学的钱都充到了手游里,如今开学了,他们连校车费都交不起,“我联系过游戏的客服,工作人员查询说都是正常消费,是自愿消费的,无法退回,但这笔钱对我们家来说真的太重要了。”

■对话佳宇

“游戏特别有魔力,不充钱就玩不下去了”

3月1日上午,邱女士通过微信给新文化记者发来了佳宇的消费清单,一共消费13笔,总金额4902.4元,其中向《王者荣耀》充值1877.2元,向《球球大作战》充值2592元,甚至还办理了腾讯超级会员和整年的腾讯视频VIP。

1日当天,记者与佳宇进行了沟通。对于背着嫂子把钱充值到游戏一事,他称现在非常后悔,“手机现在都没收了,以后再也不玩了。”他说。

记者: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手机游戏的?

佳宇:玩了一两年了,我哥有个手机放在家里,我没事就玩,之前都没花过钱,就在2月10号和2月14号花了钱。

记者:为什么会突然花钱玩游戏?

佳宇:往游戏里充的钱,我都买道具和任务了,游戏里花钱买的人物比较厉害,而且皮肤特别好看,我就买了。我这个号是同学借我的,他之前就已经是VIP6了,我又充了不少钱,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,现在是VIP7了。

记者:背着家长往游戏里花钱,不怕被发现吗?

佳宇:怎么不害怕,特别害怕,发现了肯定得说我啊,但控制不住自己,看到喜欢的皮肤和人物买不了,就难受。

记者:充值的过程是怎样的?

佳宇:我嫂子的微信里有钱,我有微信,是我大哥的微信,我就把我嫂子微信里的钱都转到了我的微信上,然后把转钱的记录都删了,以为这样就发现不了了。我是用QQ账号玩的游戏,用微信充值的点券,有密码就行,按照提示就能充上。

记者:现在被家里发现了,有什么反思吗?

佳宇:手机都给我没收了,以后也不玩了,我也知道自己惹祸了,挺后悔的,但当时真的控制不住自己,就感觉游戏特别有魔力,不充钱就玩不下去了。

■对话家长

手机游戏一度成了孩子最好的陪伴

新文化记者在对话邱女士和潘先生时,他们说的最多的,就是“没想到”。记者发现,无论是浩浩私自给母亲手机录入指纹,还是佳宇偷偷转账到自己微信中,监护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。

“事情发生后,我已经把孩子录入的指纹取消了,以后即使孩子玩游戏,也一定是在我眼皮底下玩。”潘先生说,经历了这件事之后,他会加大对孩子的监管力度,无论孩子玩手机还是电脑,都会严格监控。

邱女士在自责的同时也表示,自己确实没管好孩子。“首先我就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输入支付密码,这个密码非常关键,其次我不应该把手机放在家里,还有就是没意识到手游的吸引力,也没有加强对孩子的教育,如果之前跟他说过,估计他也不会干这么大的事了。”

邱女士称,佳宇其实是留守儿童,她和孩子的父母都忙着赚钱,对孩子的看护精力有限,手机游戏一度成了孩子最好的陪伴。“这件事不能全怪孩子,他对钱没什么概念,要是我们多关心孩子平时在干什么,也就不会发生这件事。”

■记者调查

游戏充值“门槛低”

未成年人容易中招

无论佳宇还是浩浩,都不是个例,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,沉迷手游或网游并大额充值的孩子不在少数。

记者下载了《王者荣耀》,只需QQ号就能登录,并无任何门槛。购买“皮肤”也相当简单,只需按照提示,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即可。如果孩子知道家长银行卡的支付密码,直接可以操作,如果设置了手机指纹,仅凭一个手指就能完成支付。

“作为游戏运营商,我们无法核实游戏账号的使用者和银行账户所有者是否一致,只能提醒大家,对银行卡和手机密码注意保密。”一名游戏运营商在接受采访时坦言。

贪玩、好奇心强是孩子的天性,面对形形色色的网游、手游,很多孩子很容易受诱惑,而简便的支付方式也让孩子们更容易“中招”。

对此,业内专家表示,现在的手机支付大部分都是快捷支付,很难进行限制。另外,大多数游戏运营商为了盈利,都不会限制消费额度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文联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李红梅就曾在采访中表示,应当加强移动端游戏监管,预防未成年人手游不正常消费,鼓励绿色游戏发展。

李红梅称,和PC端游戏比起来,移动端游戏更容易获取和上手,因此未成年人在手游用户群体中有着较高的比例。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,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,很容易被游戏中的消费设置所诱导,加上未成年人普遍没有收入来源,很可能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。

因此李红梅建议,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,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移动端游戏监管力度,禁止游戏公司传播金钱至上的价值观。并且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手段、技术平台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消费金额等。对于手游支付较简单的问题,应当将支付手段复杂化。

孩子充值游戏

家长如何防范?

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向游戏内充值,已经引起了一些游戏开发公司的重视。新文化记者了解到,腾讯公司曾推出“成长守护平台”,旨在限制未成年人沉溺网游以及过度消费。以《王者荣耀》为试点推出的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,主要手段包括: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录时长;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(协助监护人管理孩子的游戏行为,并掌握孩子游戏登录和充值状态);强化实名认证体系。

但游戏单方面限制,总是会被有心的玩家找到破解方法,如果家长未使用“成长守护平台”,或者孩子利用成年人的账号注册游戏,游戏公司也难以彻底分辨防范。

归根结底,家长提高防范意识是首要条件。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、手游的低门槛化,家长对子女过早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远未施加足够的干预,甚至有家长认为,孩子学习累,给孩子玩玩手游有何不可?殊不知,此时的“手游”已非彼时的“手游”了。

其次,堵不如疏。对陷入手游的孩子,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。如果家长对疏导不了解,可尝试外界疏导,也许可以消解孩子的逆反心理。说到底,遏制孩子玩手游重金充值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,游戏开发与运营商、学校、家长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效果。

本组稿件 新文化记者 王跃

《玩手机游戏不充值就打不过别人

9岁“熊孩子”两天充值5000多元》续

以上就是关于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在哪,cf手游充值奖励最新的知识,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cf手游最近充值反馈的知识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!

版权声明

本文内容由seo小编辑收集和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wnw67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